近日,三大运营商陆续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从财务数字看,紧跟中国经济复苏的脚步,实现稳健增长。具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实现营业收入7915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9亿元,同比增长5.1%。中国电信实现营业收入3919.68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2.99亿元,同比增长8.1%。中国联通实现营业收入2901.2亿元,同比增长3.0%;利润总额为234.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83.4亿元,同比增长10.0%。
今年以来,三大运营商都紧跟技术发展趋势,推进5G的深度覆盖,5G-A的持续演进,优化算力网络资源,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赋能数字经济迈上新台阶。国新办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中表示,我国电信新兴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新兴业务已成为运营商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
新兴业务驱动收入增长
细分三大运营商的主营业务收入可以发现,三大运营商正不断加紧开拓第二增长曲线。从财报数据来看,截至三季度末,中国电信有线宽带用户为1.96亿户,智慧家庭收入同比增长17.0%,前三季度,宽带综合ARPU为47.8元;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为1055.49亿元,同比增长5.8%。中国移动推动标准产品与云、AI、量子、卫星等战新要素加速融合,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到了人民币1568.23亿元,同比增长3.2%。中国联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01.23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联通云收入438.6亿元,同比提升19.5%;数据中心收入196.9亿元,同比提升6.8%;5G行业虚拟专网累计服务客户数14013户;5G中频基站136万站,4G中频共享基站超过200万站。
三大运营商新兴业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速。工信部公布的电信行业收入报告显示,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发展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前8个月共完成业务收入2897亿元,同比增长10.5%,占电信业务收入的24.7%,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2.4个百分点。
从实践来看,中国电信紧抓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持续深耕重点行业,不断拓展生态合作,以“网+云+AI+应用”满足千行百业的数字化需求,推动战略新兴业务快速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国移动一体化推进“网+云+DICT”规模拓展,DICT业务收入保持良好增长;在新兴市场方面,中国移动深化“内容+科技+融合创新”运营,构筑内容媒体业务竞争优势,发挥国内国际市场联动效应,大力拓展国际业务,内容媒体收入、国际业务收入均保持快速增长。中国联通则更加注重算网数智业务扩容增效,积极助力新型工业化,提振5G+工业互联网品牌影响力,中国联通5G行业虚拟专网累计服务客户数达到14013户。此外,中国联通积极构建从安全运行到安全服务、生态繁荣的“大安全”体系。
新兴业务典型应用成果显现
对于5G而言,今年已经是第五个年头,5G-A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产业化进程加快。三大运营商一直紧跟产业节奏,以科技创新,推进前沿技术研发,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通信行业的老牌劲旅,中国电信在5G、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持续加大投入,推动技术升级和业务创新,推动基础通用大模型向垂直行业大模型的纵深演进,相继推出星河通用视觉大模型2.0,政务大模型“慧泽”,网络大模型“启明”;积极参与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供高效、安全、智能的通信服务,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移动在“AI+”时代的布局引人注目。中国移动正积极推进“AI+主动计划”,专注于“AI+设施升级”“AI+场景应用”“AI+科技创新”和“AI+生态共建”四大核心领域。其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深度融合,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融入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实现了智慧矿山、智慧工厂、智慧港口等超过4万个行业应用案例的成功落地。
中国联通在科技创新方面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果。其软件研究院凭借“‘AI+大数据’全面赋能客服智慧运营”项目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联通在AI和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也为其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持续布局,加大科技投入
算力、云服务、AI等领域的业务本是一个“高投资 慢回报”的长线任务,这些领域普遍具备较高的准入门槛,需要前期大量的研发投入与资源积累。财报显示,三大运营商仍然不断加码研发投入,均出现两位数增长。
据悉,这些研发费用增长很大程度上将投入到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未来通信产业领域。其中,作为AI底层基础设施的算力网络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电信精心规划并构建了覆盖全国的“2+3+7+X”公共智能计算云池布局,重点在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区域打造出具备万卡级别的智能计算集群,以此确保算力规模持续保持业界领先地位。今年6月,中国电信京津冀超大规模液冷智算集群正式落地,这是业内领先的液冷高性能公共智算中心,总算力供给约4000PFlops,可满足万亿参数模型训练。
中国移动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通算规模达8.2EFLOPS(每秒可进行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智算规模达19.6 EFLOPS,呼和浩特、哈尔滨等8个智算中心节点已于今年6月上线投产,预计全年智算规模不低于24.0 EFLOPS。同时,公司积极贯彻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部署,规划建设若干超大智算集群。中国联通则在半年报提到,其在上海临港、呼和浩特等地建设万卡智算中心,智能算力规模已达10 EFLOPS。
展望未来,三大运营商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的原则,深化各自的发展战略,加快数智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